caoyang 2002

不止设计:王盈发如何带领美可特从广告公司转型到品牌设计伙伴?

· simons ·
设计转型

台湾的广告设计与营销传播历史,是一部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的发展史。从早期简单的广告代理到如今多元化的品牌设计与营销传播,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台湾经济的发展轨迹,也展现了广告行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机遇与挑战。而美可特品牌设计公司及其执行总监王盈发带领美可特的转型的故事,则是这一历史进程中的一个典型案例。

img

一、台湾广告设计与营销传播的历史脉络

台湾的广告业起步于20世纪初,但真正迎来快速发展则是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台湾经济的起飞,广告公司开始从单纯的媒介代理逐渐转型为提供综合广告代理服务的现代广告公司。这一时期,台湾的广告公司不仅在创意上有所突破,还在市场调查、行销策略建议等方面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服务。20世纪80年代,随着外资的涌入和台湾经济的国际化,广告公司开始面临来自国际广告公司的竞争压力,这促使本土广告公司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进入21世纪,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广告逐渐成为主流。台湾的广告公司开始注重线上广告的投放和管理,同时也在内容营销、跨界合作等方面进行了更多的尝试。这一时期的广告公司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广告创意,而是更加注重品牌整体形象的塑造和传播。

二、美可特的转型之路

美可特品牌设计公司成立于1988年,最初以广告公司的形式运作。然而,由于地处台中,媒体资源相对稀缺,早期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当时的市场环境对仅有广告创意的公司来说并不友好,尤其是当客户开始讲求整合营销时,美可特不得不面临转型的压力。

王盈发回忆,早期的中南部业主较为霸气,认为自己是出资者,理应拥有百分之百的主导权,这使得设计师在合作过程中缺乏话语权。然而,1999年的921大地震成为了美可特转型的契机。这场灾难让王盈发意识到,唯有在巨大变化面前,人们才会自我反省,重新审视商业模式的可行性。同时,他也观察到设计生态的变化,业主开始松绑合作主导性,逐渐认识到从设计出发也能达到理想的市场成效。

在这种背景下,王盈发化被动为主动,向客户提出“您的设计伙伴”(Your Design Partners)概念,试图将产品设计的角色从营销旅程的末端往前挪移,以“伙伴”定位进入业主的决策环节。这一转型不仅为美可特铺下了往后20年的发展道路,也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三、转型 “您的设计伙伴”

面对市场和业主观念的转变,王盈发果断化被动为主动,向客户提出了“您的设计伙伴”(Your Design Partners)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是将原本处于营销旅程末端的产品设计角色向前推进,以“伙伴”的身份融入到业主的决策环节中。美可特不再仅仅是执行设计任务的供应商,而是与客户并肩作战,共同探讨客户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转型举措为美可特后续20年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客户建立了更为紧密和深入的合作关系。

在转型过程中,美可特深知理念和认知的一致性是成功合作的关键。因此,公司执行总监王盈发非常谨慎地对待潜在客户的合作探询。他不仅要求客户认同公司的收费标准,更重要的是希望客户能够亲自到位于台中的办公室进行深入交流。通过花费几个小时的时间,双方共同探讨多个议题,来判断彼此是否投缘、是否有共鸣。这种前期的深入沟通有助于客户更全面地了解美可特的设计理念和工作方式,从而增强客户对合作的信心。

美可特将投资时间进行“认知整合”视为进入设计阶段前最为重要的工作,这也是公司赢得客户信赖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正式开展设计工作之前,公司会花费大量时间去评估双方的认知是否一致,确保大家朝着相同的目标前进。他们会深入研究产品在市场的反应,分析消费市场的特点和趋势,甚至还会观察客户内部的组织决策环境,层层解构营销面向,再重新整合合作结构。只有在双方都处于非常笃定的状态下,才会正式进入设计阶段。

美可特将营销包装视为一种“品牌工程”,并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前端的“认知整合”、中间的“形象整合”以及后续的“功能整合”。为了更好地推进这一品牌工程,王盈发提出了“美可特创意跳板”(Creative Spring Board,简称CSB)系统。该系统能够将营销目标、竞争对手、目标对象、市场策略等关键要素,转化为对视觉设计与沟通传达具有具体影响的项目。通过这一系统,项目企划人员与客户在合作过程中能够有章可循,遵循既定的原则循序渐进地推进项目,从而确保品牌建设工程的结构稳固且强健。

在创意行业深耕超过30年的王盈发,对市场的变化有着敏锐的洞察力。他深知市场的“变”与“不变”,并能够根据市场动态灵活调整公司的策略。以致力于发展台湾苦茶油文化的“茶籽堂”为例,王盈发在品牌前期阶段摒弃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式,转而建议客户直接与台北各大文创场域建立联系,提供茶籽堂的产品,取代公共厕所中缺乏温度且充满化学原料的洗手乳,甚至在厕所里悬挂茶籽堂包装上的版画,使整个空间氛围保持一致。通过这种方式,让消费者自然而然地与品牌产生接触,再辅以情境思考,创造出视觉、触觉与嗅觉的共感,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创新营销方法。

尽管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但人类对“美”的追求却是恒久不变的,而且标准也在不断提高。面对市场日益严苛的期望,王盈发忌惮急躁,反而坚持与客户共同拉长合作的战线,一同布局未来的发展。与其他品牌设计公司相比,美可特的每一步都走得相对缓慢,但却异常坚定。王盈发认为,那些期望在3个月内就看到成效的案子,都属于急案。而美可特与客户共同思考的是更长远的市场布局,例如2021年中秋节的市场布局等。

四、台湾品牌发展三阶段

美可特通过出版《担露》、《担露1.5》与《担露2018》三本作品集,从伴手礼品牌设计的角度梳理了各阶段的作品,总结归纳了自身的创作意识与市场关联,见证了台湾品牌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代表品牌是发迹自台中大甲的“小林煎饼”与嘉义的“老杨方块酥”。这些传统饮食品牌虽然做工实在,但缺乏让人印象深刻的记忆点。美可特从感性角度出发,在舌尖美味中寻找故事论述,用人文情怀调和传统美味,同时改造品牌包装等视觉形象。经过脉络化设计后,这些地方特色美食被装在精心设计的纸盒包装中,不仅提升了产品的档次,更使其成为地方伴手礼的代表,品牌再造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最近十几年来,随着新世代接手家族品牌,第二代接班人的营销逻辑与美感观点与上一代有所不同,从而推动品牌发展进入第二阶段:注重社会企业责任,在追求商业利益的同时,兼顾环境永续和社会回馈等议题。以茶籽堂为例,创办人赵文豪在接手父亲的事业后,坚持推广苦茶油文化,近年来与农民合作,还在宜兰南澳朝阳社区推行复兴计划,鼓励当地年轻人回流耕耘。

近年来,许多有理念的企业接班人开始挑战传统思维,以友善环境为信仰,采用颠覆性的做法,推动品牌发展进入第三阶段:从产地到餐桌,坚信从产品源头进行改变的力量。例如,“trreeo树重奏”的主理人在自己的农场里奉行酵道自然农法,根据不同季节的作物特点,发展出独特的产品;南投的鸡只养殖品牌“十八养场”让鸡食用拌有台茶十八号红茶的草本饲料,使得红玉鸡的活动力增强,肉质中的氨基酸含量提升,口感更加鲜嫩美味。

五、细节成就品牌价值

在当今市场环境下,好的产品内容和悠扬的信念固然重要,但需要通过优秀的包装设计传递给消费者。王盈发认为,包装是立体化的平面传达,打开包装的过程可以视为一种仪式。设计师精心安排各种开箱环节,让消费者在一步步开启礼物的过程中产生仪式感,并在这一过程中巧妙地嵌入各种细节,与品牌精神相互呼应,从而成就品牌价值。包装就像是将理性的情感转化为理性过程的载体。

在包装设计中,挑选字体是至关重要的细节。王盈发将挑选字体比喻为给一件衣服挑选扣子和缝制车线,这些细节虽然看似微小,但却主导着最终的视觉效果。选择合适的字体能够让整体作品更加精致。除了商标和说明文字外,包装上的营养成分和成分说明等信息也至关重要。很多人在设计包装时,常常会忽略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细节。早期,字体的排版和印刷从铅字活印到照相排版,都依赖于打字行或排版公司,字体的选择有限,只能满足“看得清楚”的基本要求。但现在,随着字体厂商的不断涌现,字体选择变得丰富多样,对设计师的细节执行完成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尤其是像成分表、业务标、注意事项这类排版,字体大小有明确的规范,不能过小,但又要兼顾可读性和用户体验。在没有“微字体”的时代,这依赖于设计师的手动微调和高超的印刷技巧。例如,最近为保养品牌“CLAUD可洛迪”进行品牌包装设计时,王盈发使用了文鼎晶熙黑微字体,使得5pt到8pt的微型文字能够清晰地呈现,尤其是在文鼎对小字体的浓淡度进行了调整后,包装实际印刷出来的小字体不会模糊在一起,印刷效果良好,消费者阅读起来更加舒适,也更愿意阅读。

六、转型的历史机遇与必然

美可特的转型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台湾广告行业的整体发展趋势为美可特的转型提供了外部环境。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广告公司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服务水平。其次,921大地震这一历史事件促使王盈发对商业模式进行深刻的反思,从而推动了美可特的转型。

此外,王盈发对设计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也是美可特转型的重要因素。他认为,设计是理性与感性的总和,需要在动人的故事中精准呈现品牌的样貌。这种理念不仅使美可特在设计上更具竞争力,也为其在品牌设计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可特的转型之路,是台湾广告设计与营销传播历史的一个缩影。从广告公司到品牌设计伙伴,这一转型不仅体现了王盈发的远见卓识,也反映了台湾广告行业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机遇与挑战。正如王盈发所说:“唯有遇到巨大变化,人们才会自我反省,重新审视商业模式是否可行。” 这种对变化的敏感和对创新的追求,正是美可特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所在。

七、参考

  1. 《字物 Type Matters》Vol.002 美可特品牌设计:理性与感性的总和 - 字体视界
  2. 台湾广告公司发展史研究(1949-2013) - 百度学术
  3. 《中外广告史》第五章-台湾地区广告简史
  4. 王盈發:「包裝是立體化的平面傳達,打開包裝的過程可視為一種儀式」美可特用設計為台灣品牌傳遞土地的溫度 - 明日志
  5. 品牌設計美學! 美可特總監王盈發「包裝創造儀式感,細節成就品牌價值」- La V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