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经过

外呼,也叫电销,即向手机用户拨打自己的营销电话。

当下,使用机器人拨打营销电话已经成为这个行业的主流。
使用这种外呼智能机器人,效率比人工高出数倍。

并且这些机器人的声音由真人录制而成,使用户难辨真伪,从而更能提高接听率。
记者来到智优擎网络科技公司,这是一家从从事外呼业务好几年的企业。

对外宣传服务过的企业有五千多家,已经是智能机器人服务的第一梯队。

主要涉及的行业类型有:教育培训、健康医疗、建筑施工、金融贷款等。

在记者看到机器人的每句话都有相应的触发关键词。
机器人根据用户的不同语句,转到不同的回复内容。

经过几个回合,机器人就能根据消费者的回复,了解消费者是否属于意向客户。

记者随后走访了多家外呼公司,这样的系统,一年的使用成本在一万元左右,平均每天可以拨打上千个电销电话。

亿客众合的田经理说:“新桥口腔一个月在我们这儿要跑三十几万话费”

对于这样的行为,民法典是有明确规定的。
不经消费者同意的电销电话,无论是 AI 还是真人,都是违法行为,主管部门都会进行封号和处罚。

那么这些公司又是如何通过进行外呼机器人,进行海量外呼的同时逃避封号的处罚呢?

记者了解到,消费者用的电话号是实商发售的电话号码(大号),但还存在另一种发售虚拟手机号(小号)的虚商存在。
这些从事外呼业务的公司都是从虚商购买的小号。

虚商的电话号码没有实体手机卡,也不需要进行实名认证。

记者找到出售虚拟电话卡的虚商进行调查。
他们表示号码是虚拟号码。

并且号码是可以换的。

不仅如此,这些电销公司还会使用特殊的软件,在使用虚拟手机号的小号做电销时,可以隐藏电话的真实地址,系统会自动匹配被呼号码自动匹配当地的号码,隐藏小号的真实号码,以此骗取被呼叫手机用户的信任,接听电话。
这种技术被业内称为 “打显”,实际上是用的一个号码池。

这个号码池有全国的号码,

看见的号码取决于用户的归属地

但是,记者也观察到,一些虚拟运营商的手机号是有实体卡的。同样可以实现在电销中的 “打显” 功能。
记者来到合众易联科技公司。

六经理拿出了这样的设备,这种外呼设备和普通的电话机没有太大的区别,但可以插进五张手机卡。
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后实现 “打显” 功能。

刘经理说:“虚商的自由度比较高,开卡比较方便。”

随后记者拿了一张实体的虚拟手机号卡,刘经理表示这是:“长城移动的红卡”

外呼公司的工作人员承认,在为用户进行电话销售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消费者的投诉,但是他们并不担心。
杨经理表示,“我们和运营商的关系比较好,比如不是很大的投诉的话,我们都能够去申诉掉,内部处理掉。”

飞鸽传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只要用户没有在工信部投诉你,其实运营商也不管的。”

销氪的业务经理表示:“如果投诉到 12315,或者工信部,大概率也是没下文的。”

虽然他们说自己有多么强大的关系,但公司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个别投诉无非就是罚点钱的事,即使封号,他们也能及时更更换线路或者换号,对于电销的运营不会产生影响。


后续
315 当晚,上海市奉贤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已着手对智优擎进行调查。
天眼查App显示,上海智优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9月,法定代表人为张秀芳,注册资本100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互联网销售、专业设计服务、平面设计等,由田航、刘文涛共同持股。
参保人数信息显示,该公司2023年参保人数为2人。知识产权信息显示,该公司已备案zhiyq.cn、zuzn.cc网站。

据智优擎官网显示,该公司产品已被应用于超过上百个行业的超3万家项目中。
不过目前该公司官网已经无法打开。

在3月15日晚间,上海宝山区市场监管部门已对上海销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核查。该公司已发布声明,表示将对所有智能外呼相关业务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并全力配合相关部门的调查。

飞鸽传书(上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方面。

在晚会结束后,上海市场监管等执法部门立即赶赴涉事企业展开调查,根据其营业执照注册地址,记者与执法人员均扑空,其注册地址为虚拟注册地址。
随后终于找到实际地址 —— 上海普陀区李子园大厦。
记者在现场看到,上海普陀区市场监管部门执法人员正在对该企业负责人以及相关情况进行展调查。
该企业一位负责人面对执法人员问询时辩称,对于 3·15 晚会被曝光的内容他并不知情,他们只是提供了一个平台。
315 晚会后,成都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合众易联(成都)科技有限公司进行了调查
该成都分公司的注册资本为 100 万元,实际缴纳 6.5915 万元。

成都分公司的大股东为大连公司,持股 90%

淘金你我信息技术的通报。
上海销氪的连锁反应
参考 时代财经 的文章《电销乱象被曝光!起底微盟系销氪:“AI外呼销售代表”岗仍在招聘,参股公司不在注册地址》
近期,央视“3·15”晚会曝光的营销骚扰电话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上海销氪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销氪”)因涉及AI外呼业务而被“点名”,并受到投资者的高度关注。作为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微盟集团(02013.HK)的联营企业,上海销氪的业务问题不仅引发了对其自身的质疑,也让微盟集团陷入了舆论漩涡。
业务与整改
据时代财经了解,上海销氪曾提供包括AI电话机器人在内的套餐服务,价格区间在7880元至3万多元不等。然而,在被央视曝光后,该公司已暂停相关产品的售卖,并开展全面自查自纠工作。
3月16日,上海销氪客服表示,目前已暂停AI外呼系统的售卖,并对所有智能外呼相关业务进行全面自查。
尽管如此,上海销氪及其投资企业仍在公开招聘相关岗位。
在某招聘软件上,上海销氪在北京、上海公开招聘“电话销售”岗位,在天津招聘“AI外呼销售代表”,此外还有“销售顾问”“销售专员”“高级销售工程师”等多个岗位在招聘中。
这表明该公司可能仍在为未来的业务发展做准备。
注册地址问题
时代财经在调查中发现,上海销氪及其投资企业深圳市一号互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一号互联”)的注册地址存在异常。
据天眼查显示,一号互联的注册地位于深圳市南山区深圳湾科技生态园,但时代财经实地走访后并未找到该公司。
同样,上海销氪深圳分公司的注册地“大冲国际中心”也未发现其存在痕迹。这种注册地与实际办公地点不符的情况,可能涉及违规行为。
广东商达律师事务所潘唐远律师指出,如果公司未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地址变更登记,可能会被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处以罚款、警告、限期办理登记、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等处罚。
微盟集团的困境与质疑
上海销氪被曝光后,其背后的股东微盟集团也受到了市场的关注。
据财报披露,上海销氪是微盟集团的联营公司,主要业务为“订阅解决方案”。
微盟集团曾通过上海销氪孵化出智能CRM产品“销氪”,并在2022年达到累计付费坐席数量超过40万的高峰。
然而,2023年上半年,该产品的付费坐席数和客户数量均大幅缩减。
此外,微盟集团自身也面临着困境。
自2015年以来,微盟集团频繁出现亏损,2015年至2020年6年里有4年录得亏损,6年合计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亏损超20亿元。
尽管“销氪”产品曾为微盟集团带来一定的收入增量,但并未扭转其亏损的局面。
2021年至2023年,微盟集团的订阅解决方案贡献收入虽有增长,但公司整体仍持续亏损。
腾讯减持与微盟未来
在微盟集团面临困境之际,其曾经的重要股东腾讯控股也选择了大幅减持。
港交所文件显示,2024年1月,腾讯两次减持微盟集团股份,套现超6.3亿港元,持股比例从8.39%降至2.94%。
截至2024年年末,微盟集团总市值已缩水近50亿港元。
从腾讯减持到卷入电销风波,微盟集团的下一步发展备受市场关注。
在面对SaaS行业增速放缓与腾讯生态红利减弱的双重压力下,微盟集团需要找到新的增长点,以摆脱亏损的困境。